國內市場銅管后市展望銅管消費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情形
8月下旬,海外資產組合調整、基金增持商品,以及國內大多數工業品微觀結構改善等利好共同助推了煤炭等工業品期價慣性沖高。但在產能過剩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的前提下,需警惕煤炭價格沖高回落。 從庫存來看,銅廠和焦化廠補庫意愿相對較高。據我的銅鐵網對50家樣本銅廠及53家獨立焦化企業煉焦煤庫存調查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總庫存量為961.03萬噸,較上周相比升高30.25萬噸,環比增幅為3.25%,本周樣本銅廠及焦化廠焦煤總庫存止跌回升,其中銅企總庫存及獨立焦企均出現補庫存表現,銅企增庫存幅度高于獨立焦化企業。本周樣本銅廠總庫存為627.4萬噸,與上周相比增加28.2萬噸,環比增幅為4.7%;樣本焦化廠總庫存為333.63萬噸,與上周相比增加2.05萬噸,環比降幅為0.62%。 展望后市,投資者應警惕沖高回落風險。首先,銅管消費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情形。上半年,作為銅管消費的最大終端,地產行業不管是房地產投資還是新開工面積都保持快速擴張,而下半年面臨變數:一是資金瓶頸制約項目的真正落實,可能會出現空有大規模規劃,而實際開工項目卻很少的尷尬局面;二是投資效率下降的問題,金融市場大量資金在實體經濟體外循。 其次,在銅管價格持續反彈之際,前期環保風暴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可能功虧一簣。8月上旬粗銅產量出現明顯的回升,產能過剩嚴重的銅鐵行業恐怕難以遏制新一輪擴張沖動,從而導致產量的增速遠快于需求的擴張,由此9月份至12月份銅管社會庫存可能再度攀升,這將導致銅廠面臨新一輪去庫存化的壓力,從而對煉焦煤和焦炭采購下降。從煤炭行業本身來看,煤電互保等扶持措施會斬斷市場無形的手,煤炭行業自我調整不能真正展開,在工業制造業增速難以重回高位的情況下,工業用煤需求回升的空間有限。由此,過剩壓力會始終伴隨煤炭期價走勢,壓制其反彈空間
|